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

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
一、考试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01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有关概念、范畴以及各种原理之间的联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
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
文化入侵,即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一是要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要混淆与动摇民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扰乱社会秩序,从而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也为...
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以后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形态,主要出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由中国的中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规模较小的城乡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对。 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表现...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电力的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