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春节本是岁月静好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肆虐全国。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奋战抗疫一线。而在战疫的大后方,除了恪尽职守的工作人员,还有无数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点亮了希望之火,温暖着祖国大地的寒冬。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机械工程教学部的学生隽兆凯便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星。
大年初二,放假在家的隽兆凯听说村里设劝返点值岗,但是人手不够,18岁的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请战书,成为了西里镇唐庄村第一个志愿者,也是村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起初父母并不赞同他的做法,但他觉得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校学生会成员,应该为抗疫尽一份力量。于是他说服父母,穿上红马夹,成为活跃在村口劝返点的一名值岗人员。
每天早晨,他都会冒着寒风早早来到劝返点,登记过往车辆、测体温、对进村人员进行劝返,有时还会帮着村里喷洒消毒液,坚决阻断疫情的传播。考虑到有些值岗人员年龄大了,还有家人需要照顾,他便自愿申请一直坚守到晚上十点多。而这一干就是55天!劝返点刚刚设立的时候,条件简陋没有帐篷。为了保暖,他每天都要裹上厚厚的大棉衣。但晚上还是冷得瑟瑟发抖,他便不停地搓手走动。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退缩过。
后来有了帐篷,终于可以遮挡风雪。不料,有天夜里狂风夹杂暴雨袭来,单薄的帐篷摇摇晃晃,很可能要被狂风卷飞。当时劝返点只有他和另外一名值岗人员,于是他们两人顶着风雨到处搬石头稳定帐篷。还未成年的他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但他始终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同值的村干部感动不已,村民也对这个无论风吹日晒还是刮风下雨都坚守在岗位的小伙子交口称赞。他们的艰苦值守也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自觉居家隔离,全村老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村的抗疫防疫工作还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
谈及近两个月的志愿服务经历,隽兆凯坦言自己获益良多。他学会了遇事要沉着冷静,对人要一视同仁、以理服人。这让身为校学生会干事的他,对开展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信心。他已经积聚了足够的经验和底气,准备在下届学生会选举中竞选学生会主席。这期间村里的老党员出钱出力带头支持防疫工作,也让他感动不已,他已暗下决心要向老党员学习,以后争取早日入党,为祖国和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几个月后,隽兆凯同学将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他用实际行动投身抗疫、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经历必将成为他最有意义的成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