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遵义中考200分左右读什么普高
2024年遵义中考200分左右读什么普高?对于这个分数,参考近几年遵义中考提档线可以发现,距离提档线还有一点差距,想要上高中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可以选择读职业学校,学一个实用的技能,方便以后有一技之长,如果想要有一个更高的学历,可以选择读3+2五年制大专或者3+3一贯制大专!
遵义中考20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简介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原名道真职高,创建于1982年,属全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及全省首批创建省级示范校的中职学校之一。建校至今,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关怀和指导,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前省委书记钱运禄,前省长石秀诗,前政协主席王思齐,现政协副主席王正福,现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现政协副主席孔令中,现教育厅厅长霍建康,副厅长蔡志君、李奇勇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学校高度评价。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这是我到贵州后看到的最好的职业学校。”省教育厅霍建康厅长在视察学校时说在全省88个县中,很少看到像你们学校这样能与县一中媲美的学校”。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办学条件
1991年,学校被评估为首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率先成为全省农村职业教育的骨干和示范学校。1999年,县人民政府以道真职业高级中学为基础,合并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学校、电大道真工作站,成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并与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合署办公,形成了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多种功能,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现有校园面积1707520.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教学楼3幢、党校综合办公楼2幢、学生宿舍楼2幢、学生食堂楼1幢、校园广场1个、塑胶运动场1个、实训楼1幢。学校教学及办公用计算机600台,有计算机教室10间、电子阅览室1间、多媒体教室36间;有音乐实验室、形体实验室、美术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控实验室、焊工实训室各2间,以及农学实训基地三个;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学校体育卫生事业机构健全。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89名,其中专任教师143名,占教师总数的76%。专任教师中,中高级职称78名;双师型教师38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6名,拥有一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学科相互渗透,一专多能、具有很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实践研究》子课题《如何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学校的科研水平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居领先地位。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培养方向
我校自建校以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学。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多人。先后开办了二十多个专业,面向应届初(高)中毕业学生实施学历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专业人才;面向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面向农村、农民、农业开展种植、养殖、畜牧等专业的涉农培训,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年培训能力达5000多人次。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业介绍
学校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设立学校中职学历教育现开设了数控、电子电器、种植、社区服务、畜牧、旅游、艺术、计算机应用等18个专业。
学校以厚德强技、一专多能”作为校训,学生就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一是向普通高校和专科学校输送人才,中职单报高职升学率近几年均在98%以上,2010、2011年录取率均为100%,;二是学校采取自愿分流,双向选择、订单培养”模式,与海尔集团、华硕电脑、台达集团、联想电脑、三星电子、富士康科技集团、福耀集团、佳能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校企友好合作关系,顶岗实习学生稳定率达95%,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三是学生自主择业,个人发展。
我校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国各省市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IT行业,相当一部分都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并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形成了管理有水平、教学有质量、就业有门路、升学有希望”的办学局势。
道真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原名道真职高,创建于1982年,属全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及全省首批创建省级示范校的中职学校之一。建校至今,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关怀和指导,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前省委书记钱运禄,前省长石秀诗,前政协主席王思齐,现政协副主席王正福,现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现政协副主席孔令中,现教育厅厅长霍建康,副厅长蔡志君、李奇勇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学校高度评价。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这是我到贵州后看到的最好的职业学校。”省教育厅霍建康厅长在视察学校时说在全省88个县中,很少看到像你们学校这样能与县一中媲美的学校”。
道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办学条件
1991年,学校被评估为首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率先成为全省农村职业教育的骨干和示范学校。1999年,县人民政府以道真职业高级中学为基础,合并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学校、电大道真工作站,成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并与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合署办公,形成了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多种功能,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现有校园面积1707520.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教学楼3幢、党校综合办公楼2幢、学生宿舍楼2幢、学生食堂楼1幢、校园广场1个、塑胶运动场1个、实训楼1幢。学校教学及办公用计算机600台,有计算机教室10间、电子阅览室1间、多媒体教室36间;有音乐实验室、形体实验室、美术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控实验室、焊工实训室各2间,以及农学实训基地三个;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学校体育卫生事业机构健全。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简介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系政府办学,隶属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双重管理。2002年2月,由原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高级中学、贵州省重点技校遵义市技工学校、贵州省重点技校长征电器公司技工学校三校整合”而成。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10月成为国家10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24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75人,双师型”教师达到75%以上,在校学生4300余人。开设专业有:机电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维修电工、模具钳工、汽车驾驶与维修、旅游酒店服务、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二十二个专业。建有校园网、远程教育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拥有机电、数控、电子、学前教育、旅游酒店服务等专业实习基地14个。形成了机电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 五大拳头专业”。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和社会实行多层次办学,致力于求实、创新、敬业、文明”的校风建设,实行 六个一”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安置渠道畅通,目前,贵州省第五十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基地”、遵义市汇川区农广校”、汇川区公务员计算机培训中心”等设在我校。学校实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就业安置”一条龙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初中高级适用型技术人才。
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近几年来,学校荣获遵义市汇川区先进学校”,贵州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集体”,遵义市文明单位”,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获得贵州省文明单位”,2008年至2011年,参加全市、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1个、二等奖51个、三等奖40个、优秀奖18个,学校因此连续四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遵义中考20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学校简介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总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1394亩,建筑面积59.8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70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078人(含直属附院)(校本部492人),其中硕士、博士322人(校本部136人);教授/主任医师106人(校本部1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91人(校本部98人);双师型教师达88%。设有6个系2个教学部、2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为国控专业。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药学专业是中央财政以奖代补重点建设专业,中医专业是贵州省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临床系是省级校企共建基地。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办学历史
遵义卫生学校
1956年,遵义卫生学校创建。
1959年,遵义卫生学校升格遵义医学专科学校。
1959年,黔东南大学(医专的医疗科部分)并入遵义医学专科学校。
1963年,遵义医学专科学校改建遵义卫生学校,文革期间曾停止招生。
1973年,学校恢复招生。
遵义中医学校
1986年,遵义中医学校创建。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2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遵义卫生学校、遵义中医学校合并升格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6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该校通过了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2012年12月,该校获批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最后,我想与你们分享一句话:不要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光芒,只是需要不同的舞台来展现。愿你们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之旅中积极向前,努力追求梦想。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要用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新的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