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几门

导读 考试大纲是帮助我们划分考试范围,抓住考试重点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黄冈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吧!2020年黄冈师范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两门:①大学英语:100分,2020年为全省统考;②专业综合(中国古代文学、写作技能):150分,由院校出题。下面我...
考试大纲是帮助我们划分考试范围,抓住考试重点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黄冈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吧! 2020年黄冈师范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两门: ①大学英语:100分,2020年为全省统考; ②专业综合(中国古代文学、写作技能):150分,由院校出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2020年黄冈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中国古代文学》和《写作技能》的考试大纲吧!大家可以先看看考试的重难点,心中也能大概有一个备考方向,等2021年考试大纲发布后,再对照进行调整即可,一般来说,知识点变化不会太大,但最终还是以2021年大纲为准! 课程一:《中国古代文学》(总分90分) (一)考核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树立正确地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流派及背诵、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文科教育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一、《诗经》的产生、流传和编定; 二、《诗经》的基本内容;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四、《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五、作品:《氓》《采薇》《蒹葭》 第二章先秦叙事散文 一、先秦叙事散文的概况;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二、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的脉络,《春秋》笔法; 三、《国语》《左传》《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第三章先秦说理散文 一、先秦说理散文的概况; 二、《论语》的语言特色; 三、《孟子》《庄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荀子》《韩非子》散文的特色; 五、作品:《侍坐章》《逍遥游》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一、楚辞;楚辞的产生及特点; 二、屈原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司马迁和《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二、《史记》的体例;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四、《史记》的艺术特色; 五、《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六、作品:《鸿门宴》 第二章班固和《汉书》 一、《汉书》的成书过程及《汉书》的体例; 二、作品:《苏武传》 第三章汉代的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概念; 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 三、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四、作品:《陌上桑》《焦仲卿妻》 第四章东汉的文人五言诗 一、五言诗的产生;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三、作品:《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文学 一、建安风骨 二、“三曹”各自诗歌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三、“建安七子”和蔡琰; 四、作品:《短歌行》《燕歌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第二章正始文学 一、正始之音;“竹林七贤”; 二、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作品:《咏怀》(夜中不能寐) 第三章两晋文学 一、左思《咏史》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二、作品:《咏史》(郁郁涧底松) 第四章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三、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作品:《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第五章刘宋诗歌 一、山水文学的兴起原因;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三、鲍照诗歌的贡献; 四、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永明体; 二、谢朓的山水诗; 三、宫体诗; 四、庾信的创作;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七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作品:《西洲曲》《木兰诗》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表现;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三、唐诗分期; 第一章隋与初唐文坛 一、隋诗; 二、初唐四杰; 三、沈宋与律诗定型; 四、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和实践; 五、作品:《春江花月夜》《从军行》《感遇》(兰若生春夏) 第二章盛唐诗歌 一、山水田园诗派; 二、边塞诗派; 三、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及特色; 四、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内容及特色; 五、王昌龄的边塞诗与宫怨诗; 六、作品:《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秦时明月) 第三章李白 一、生平、个性与思想; 二、李白的乐府与歌行的特色; 三、李白的绝句的特色; 四、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五、作品:《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 第四章杜甫 一、生平与思想; 二、杜甫的律诗的特色;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四、杜甫的地位与影响; 五、作品:《兵车行》《石壕吏》《月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第五章韩孟诗派及刘禹锡、柳宗元 一、韩孟诗派; 二、李贺诗歌特色(“长吉体”); 三、刘禹锡、柳宗元诗歌的特点; 四、作品:《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凭箜篌引》《西塞山怀古》 第六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 二、新乐府运动; 三、白居易诗歌创作;讽喻诗; 四、《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七章晚唐诗歌 一、杜牧七绝的特点; 二、李商隐的诗歌题材及艺术成就; 三、作品:《江南春》《过华清宫绝句》、《锦瑟》《夜雨寄北》 第八章唐代散文 一、古文运动; 二、韩愈散文的类别及特色; 三、柳宗元散文的类别及特色;作品:《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宋代的词 第一节北宋初中期词 一、柳永词的题材分类;柳词的艺术成就及词史的贡献; 作品:《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 二、张先词的内容、艺术特色; 三、晏殊词的特色;《浣溪沙》(一曲新词) 四、欧阳修词的特色;《踏莎行》(候馆梅残) 五、晏几道词的特色;《临江仙》(梦后楼台) 第二节北宋后期词 一、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苏词的艺术成就;“豪放词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秦观词特色;《鹊桥仙》(纤云弄巧) 三、贺铸词的特色;《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四、周邦彦词的成就;《苏幕遮》(燎沉香) 第三节南宋前期词 一、张元干、张孝祥词概况; 二、李清照词的成就;《声声慢》 第四节南宋中后期词 一、辛弃疾词的成就;辛派词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二、姜夔《扬州慢》;吴文英《风入松》; 第二章宋代诗歌 第一节北宋初中期诗 一、宋初三体; 二、欧阳修的诗歌特点; 第二节北宋中后期诗 一、王安石“半山体”; 二、苏轼的诗歌特色;《游金山寺》 三、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歌主张、创作风格; 第三节南宋初中期诗 一、杨万里“诚斋体”主要特点; 二、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三、陆游诗歌的成就;《书愤》 第三章宋代散文 一、北宋诗文革新; 二、欧阳修的文道观;其散文特点; 三、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四、苏轼的散文理论、创作特色、影响;《赤壁赋》 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一章杂剧 一、杂剧的体制特点; 二、关汉卿的杂剧成就;《窦娥冤》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三、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艺术上的革新;莺莺和张生形象分析; 四、白朴、马致远及北方的戏曲创作概况; 第二章散曲和南戏 一、散曲的形式特点; 二、关汉卿、马致远、睢景臣的散曲创作;《天净沙》《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四大南戏;高明《琵琶记》的主题;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四、《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水浒传》的主题; 三、《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结构等艺术成就; 第三章《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西游记》的主题; 三、《西游记》的人物形象、讽刺艺术、结构等艺术成就; 第四章《金瓶梅》 一、《金瓶梅》的创作、作者、版本; 二、《金瓶梅》的内容; 三、《金瓶梅》在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突破; 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一、拟话本;话本小说的体制;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三、“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四、明代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剪灯馀话》、《觅灯因话》 第六章《牡丹亭》与明代戏剧 一、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 二、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三、吴江派、玉茗堂派; 四、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临川四梦”;《牡丹亭》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的生平、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四、清代其它的短篇小说概况; 第二章《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三、《儒林外史》的讽刺、结构、语言等艺术成就; 第三章《红楼梦》 一、《红楼梦》的作者、版本、研究流派; 二、《红楼梦》的悲剧主题;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结构、语言等艺术成就; 四、《红楼梦》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清代戏剧 一、洪昇《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二、孔尚任《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试题类型 1.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全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2版)。
课程二:《写作技能》(总分60分) (一)考核目标 要求在对写作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和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鉴赏的基础上,初步熟悉各类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为将来胜任中学作文教学工作打下“会教”的基础。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能够围绕给定内容,进行记叙性文体(或议论性文体、抒情性文体等)的写作。 (三)试题类型 写作技能:作文题。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6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