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硕士专业简介

导读 一、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

一、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通过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领域简介

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在科学研究方面,是测定地球的动态变化,研究地壳运动及其机制的重要手段。各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还可用于工业过程质量控制、机器人工程。

相关学科领域有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交通导航、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按行业覆盖面可分为: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理论与方法、海洋测量理论与方法、土地管理信息工程。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水利、电力、矿山、海洋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制图及其生产自动化,国土规划与管理。

三、培养方式

实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年限为2.5-3年,最长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将采取相对集中、节假日或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学习等多种方式。地区生源数量较多时,可在当地设立教学点,指派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可在学员所在单位或到武汉大学进行。

四、课程设置

攻读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1)学位课程不低于20学分;(2)选修课程不低于10学分。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公开发表一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或获发明专利,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工程硕士研究生确定论文选题须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论文答辩前1年完成,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应结合研究生所在工程单位的实际需要选题,要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直接解决研究生所在单位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选择测绘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相当的工作量,表明作者有一定的独立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选题、调研、开题、理论或技术研究、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

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均按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执行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64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