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的介绍

导读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植物病原学 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特别是粮食作物、蔬菜、烟草、柑...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植物病原学 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特别是粮食作物、蔬菜、烟草、柑桔等病害的病原物,为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青 玲(博导) 马冠华 陈国康
2 分子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生理学 研究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植物感病后的结构及生理变化特点,植物抗病及病原物致病的分子机理,特别是对植物病害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 青 玲(博导) 杨水英
3 有益微生物利用 研究植物有益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等;特别是植物有益细菌的开发与利用。 毕朝位 马冠华
4 植物病害流行及综合治理 研究植物产前、产中和产后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与机制,制定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的策略及措施,有效控制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陈万权(博导) 孙现超 毕朝位 杨水英
5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在农业生态系中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病原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特别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农用抗生素防治病害。 陈国康 孙现超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熟练的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病因、症状识别、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及病害控制的策略和措施;能应用计算机及其它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和解决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并对本学科专业科研方向或本课题能提出新见解或取得创新性成果;外语四会;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绩。在身心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身体健康。外语四会。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应修学分:33学分 其中必修27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低于6学分。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57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