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黑龙江大学教育综合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导读 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四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原理与知识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一、教育的概念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四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原理与知识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一、教育的概念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与人的发展1. 人的发展概述2.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3.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三、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 教育的社会功能3.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概述2.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 我国的教育目的五、教育制度1. 教育制度概述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六、课程1. 课程概述2. 课程设计3. 课程改革七、教学(上)1. 教学概述2.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3. 教学原则八、教学(中)4. 教学原则5. 教学方法九、教学(下)6. 教学组织形式7. 教学评价十、德育1. 德育概述2. 品德发展规律3. 德育过程4. 德育原则5. 德育途径与方法十一、美育1. 美育的概念2. 美育的价值3. 美育的任务及内容4. 美育实施十二、体育1. 学校体育概述2. 学校体育的意义、任务及内容3. 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规律4.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十三、综合实践活动1. 综合实践概述2.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十四、班主任1. 班主任工作概述2. 班集体的培养3.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十五、教师1.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2.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3.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十六、学校管理1. 学校管理概述2. 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3. 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4.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 中国教育史一、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教育1. 西周的教育2. 春期时期的教育变革3. 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战国时期的教育1. 齐国的稷下学宫2. 孟轲的教育思想3. 荀况的教育思想4.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三、秦汉时期的教育1.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2.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四、隋唐时期的教育韩愈的教育思想五、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 宋元时期的书院2. 宋元时期的蒙学3. 朱熹的教育思想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 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2. 洋务教育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七、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 维新运动的渐次推进2.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八、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2. 壬子癸丑学制3.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九、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与变革2. 1922年新学制十、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2.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3.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4.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三部分 外国教育史一、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1. 荷马时代的教育2. 古风时代的教育3. 古典时代的教育4.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二、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1. 罗马共和时期的文明与教育2. 罗马帝国时期的文明与教育三、宗教教育的兴盛1. 宗教教育2. 世俗教育四、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1. 文艺复兴时期的全人”理论2.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3.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变革五、国民教育的滥觞1. 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的兴起2. 国民教育体制在新教国家的建立3. 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与高等教育六、启蒙时代教育的演进1. 启蒙运动2. 新教育”的构想3. 教育世俗化与国家教育体制的缘起4. 中等教育的革新5. 高等教育的演变七、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1.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2.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3. 城市化与教育变迁4.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5. 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八、现代教育的缘起1. 新教育运动2.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3. 综合中学运动4.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九、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1. 冷战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2. 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3. 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育变革十、当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勃起1.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2. 人力资本理论3. 终身教育思潮第四部分 教育心理学一、学生心理1. 学生的认知发展2.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3. 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学习心理导论1. 学习及其分类2. 学习理论发展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四、认知学习理论1.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3.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五、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六、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概述2. 学习动机理论七、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与迁移八、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 问题与问题解决2. 问题解决的过程九、品德的形成1. 品德心理概述2. 品德发展的理论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个, 共30分简答题: 4个, 共40分论述题: 4个, 共80分4. 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教育心理学 约30分四、参考书目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六版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三版3.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