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级学科代码 | 0305 |
二级学科名称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
二级学科代码 | 030501 030503 030505 030506 |
培养单位名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培养单位代码 | 008 |
一、学科简介
2010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升级为一级硕士点。目前本学科点共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二级学科招生。十一五”期间,本硕士点共承担了国家社科、省部级课题、厅局级课题二十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在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和社会管理人才;通过对研究生严格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宽广的基础;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培养研究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团队合作意识和自律意识。三、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四、学制和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习 |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
学位课 | 非学位课 |
33 | 21 | 9 | 2 | 1 |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 共 课 | 政 治 理 论 课 | SG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36 | 2 | 考试 | 1 | 必修 |
SG00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考试 | 1 | 必修 |
外 国 语 | SG00004 | 基础外语 | 72 | 3 | 考试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SG00005 | 综合外语 | 72 | 3 | 考试 | 2 | |
学科课≥21学分 | 平台课≥9学分 | S00803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 54 | 3 | 考查 | 1 | |
S008002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36 | 2 | 考查 | 1 | |
S008033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36 | 2 | 考查 | 1 | |
S008034 | 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3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 | 36 | 2 | 开卷考试 | 2 | |
S008036 |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方向课 | S008037 | 国外马克思主义 | 36 | 2 | 考查 | 1 | |
S00803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39 |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50 | 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上、下) | 72 | 4 | 考查 | 1、2 | |
S00804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选读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41 | 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42 | 行政管理学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43 | 社会心理学专题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44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16 |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12 | 现当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08045 |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跨门类课 | 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最多计4学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课程最多计3个学分 |
补修课 | 导师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补修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
七、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必须参与至少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主持人要求的科研工作量,对课题研究作出实质性的贡献。课题主持人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写出评语,包括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工作量、完成质量及工作能力等,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2)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4篇课程论文。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争取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1)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术热情,扩展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锻炼学术能力。每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有针对性地写出读书心得或专题研究报告,并在适当场合作口头汇报。(2)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至少选听、参加10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完成一篇学科发展综述报告(其中至少选听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科学道德、学术修养报告,或研究生学术月期间各培养单位学风建设主题活动)。(3)至少参加一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4)本专业硕士生应在一定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同时达到上述要求者,取得1个学分。八、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九、开题报告按照《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意见》(研字[2010]38号)文件要求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十、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1.研究生学位申请科研成果要求根据《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相关要求进行。2.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依据学校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相关最新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