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始建于1954年,先后成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发展学科(1996年),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1997年),天津市重点中医专科(1999年),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2002年、2007年、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2012年),天津市卫生局中医药儿科脑病重点研究室(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9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本学科为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承担国内外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医儿科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
本专科有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津市名中医2人,天津市授衔专家1人,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各1人,1人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各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各1人;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各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多年来,我学科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体,针对小儿癫痫、心瘅(病毒性心肌炎)、肺炎喘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等专科疾病以及感冒、紫癜、厌食、泄泻等常见病多发病,研制了小儿抗痫胶囊、小儿止咳合剂、通脉合剂、肾病合剂等23种中药制剂,运用四时捏脊疗法、小儿推拿、针灸、中药敷贴等专科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体系,取得了显著疗效。尤其在小儿脑系疾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及肾与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特色优势明显,其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居全国前列。
在临床方面,本学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小儿癫痫、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重点病种为切入点,已形成以下稳定的研究方向:小儿脑系疾病(癫痫、抽动症、多动症、脑瘫等)、肺系疾病(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心系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肾与免疫相关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小儿癫痫的疗效在国内同类学科间得到广泛认同,病源涉及海内外。目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小儿癫痫、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及其诊疗方案,均为我学科负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