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导读 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
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二、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部分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一、先秦儒家二、先秦道家三、韩非子的法学思想四、魏晋玄学五、宋明理学六、清代实学七、维新变法运动八、新文化运动第二章中国宗教常识一、佛教二、道教三、伊斯兰教四、基督教五、藏传佛教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常识一、四大发明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三、医学方面的成就四、农学的成就五、数学的成就六、建筑方面的成就七、水利的成就八、机械制造的成就九、纺织的成就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章 中国文学常识一、先秦两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四、宋元时期五、明清时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六、近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第五章 中国传统艺术常识一、书法二、绘画三、音乐四、建筑 第六章 古代世界文化常识一、古代埃及文化二、古代希腊文化三、古代罗马文化四、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五、古代印度文化 第七章 世界宗教文化常识一、基督教与基督教文化二、阿拉伯文化三、犹太教与希伯来文化 第八章 外国文学常识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 二、中世纪文学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四、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 五、19世纪欧美文学 六、20世纪欧美文学 七、东方文学 第九章 西方艺术常识 一、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三、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四、19世纪的欧洲艺术五、20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 跨文化交际部分第一部分 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学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第三章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第四章 交际第五章 语言交际第六章 非语言交际第七章 社会交往第八章 人际关系第九章 经营管理第三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第十章 价值观第四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第五部分 提高跨文化意识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十二章 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二)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第二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 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第三节 语言学习环境(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40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7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40分填空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选择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 70分填空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名词解释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5题,共40分案例分析写作 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四、参考书目《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赵晶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6章),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46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