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职升级转型

导读 学生认真观看“学校办学成果展”5月中旬,北碚职业教育中心第二届职业教育周活动在学校成功举办,为期5天的活动中,学子们用行动演绎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特别是集中展示活动更吸引了300多位企业代表、家长...

学生认真观看“学校办学成果展”

5月中旬,北碚职业教育中心第二届职业教育周活动在学校成功举办,为期5天的活动中,学子们用行动演绎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特别是集中展示活动更吸引了300多位企业代表、家长等出席,就连泰国著名的公立大学泰国孔敬大学的孔子学院也派来23名教师参观学习。

此次活动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不仅有机器人技术、盆景艺术、3D打印等31项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现场展演,广告设计、三维建模、艺术插花等专业的485件作品也进行了展示。同时,学校还开放了“电子装配”、“汽车维护与保养”、“数据库工作区的操作”等120节实训课堂,学前教育专业现场招聘会也同时展开,让参与活动的嘉宾能够充分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

据了解,为了打破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壁垒”,北碚职教中心还以“优秀企业家进校园”专题讲座和服务市民活动为载体,让职业教育面向人人。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激发他们自觉提高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校长丁建庆说。

事实上,活动周并非该校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昙花一现”。近年来,北碚职教中心努力探索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多维路径,与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尽显这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新旧产业更迭背后的育人“升度”与“深度”。

关键词 布局

优化专业结构 对接地区产业经济发展

坐落在北碚水土镇的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如今成为北碚乃至重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该园区已经聚集了海普洛、嘉腾、聚研等一大批机器人企业入驻,其形成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正在不断扩大。对于北碚职教中心而言,这就是机遇。

“机器人”的到来让北碚职教中心找准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那就是培养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为此,学校新开设了机器人专业,将该专业直接与北碚机器人产业园的发展对接。

事实上,不仅仅是新设的机器人专业与当前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结合“互联网+”,学校新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结合重庆这座汽车产业城的发展,学校相应开设的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也早已成为“王牌专业”。

除了不断开设新的专业为经济产业发展输送更匹配的人才之外,该校对于原本有的老专业进行优胜劣汰,每两年一次深度调研,对当前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调研,对需求岗位进行深度分析,了解企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不断微调时刻根据产业的发展来育人。

目前,该校已形成了电子机械专业部等5个专业部,主要开设有电子技术运用、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应用、航空服务、物联网等17个专业。为了给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该校在实训条件上也不断升级,建有生态园艺,、计算机应用等6个实训基地,各类实训室100余间,设施齐备,设备总值3501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8464.70元。

关键词 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走向内涵育人快车道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是一线工人,需求量大但淘汰率也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在企业中不仅可以站稳脚跟,还能够有更宽的发展空间?这是北碚职教中心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特别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后,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展开了“升级换代”。可以说,走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让北碚职教中心从规模发展走向了内涵发展。

全面推广应用“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后,教学常规与教学质量管理得到稳步提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数据统计,该校学生的“双证书”率保持在95%以上,2015年毕业生1134人,中级职业资格证获得率达到98%。

据悉,该教学模式还在永川、开县、云阳等地进行了交流,并接待全国中职国培,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等市内外40多所中职学校到校观摩学习,为更多地方的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示范。

以效果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学校各个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各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面向市场,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专业教学模块,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课程体系。同时该校还全面推行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加强了对课堂常规、晚自习、教案、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的督查,进一步夯实了教学基础。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北碚职教中心的教师队伍也实现了跨越发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蜕变为学习型团队,形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网络体系。

关键词 纵深

校企纵深合作 多维度回应人才需求

本月初,北碚职教中心召开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此次会议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邀请了重庆众跃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天来大酒店、重庆鼎誉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领导一起来探究校企合作的深度推进。

一直以来,校企合作都是北碚职教中心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培养出大批“德技双馨、身心双健”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共赢。

成效背后是北碚职教中心坚持纵深校企合作的高度谋略。

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建立起“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校企联动,建立厂中校”、订单人才培养、共同研发产品、共建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交替、顶岗实习轮训等多种模式开展校企合作,让合作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点到面,有序推进,北碚职教中心更在酒店运营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园林绿化4个专业开展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让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各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园林专业与静观叶鹰盆景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开展“企校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实践,与众跃汽车维修4S店、创奇汽车服务中心合作,完成多批学生的企业生产教学改革,效果明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重庆鼎誉机电等企业进行“产品导学”的“三段两课式”培养模式实践,实现“产、学、研”无缝结合……

可以说,校企合作的纵深无论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还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开辟出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塑魂

践行立德树人 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绽放

近年来,每个暑假北碚职教中心的班主任都会前往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有的学生家住得比较偏远,甚至在贵州、酉阳等地。“大热天去很远的地方的确很辛苦,而且有些家庭进行家访也是困难重重。”学校相关负责人谈到,但即便如此还是要用这种方式去多了解孩子,只有深度了解才能产生高效帮助。

学生是北碚职教中心所有教育人最大的牵挂,不仅是暑假家访,就连周末也是贴心守护。在这个学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节假日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专门实施了“业余时间管理制度化”,周末开放电影院、图书室等让学生假期更充实,特别是放假当天,离校的学生走出校门的3公里范围内都有教师执勤。

不难看出,除了围绕学生在学业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而倾力付出,北碚职教中心更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品行端正、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德育模式———“主题模块推进式”,让德育之花在校园不断绽放。

该德育模式的特色在于将德育划分为课程、活动、文化3个模块,并采取必修课程强化式、辅助课程融入式、主题活动驱动式、日常活动辅助式、校园文化熏陶式和班级文化感染式等方式推进,真正做到课程育德、活动育德、文化育德。

因此,人们在学校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强化思想品德形成;各学科教师在专业课中融入合格职业人意识培养,让学生懂得用员工标准进行对标;师生几乎每个月都要参加主题德育活动实现身心发展;各个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让学生边玩边学,提升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是一场持久战,北碚职教中心任重道远,但正因为有了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蜕变,才形成了这所学校最有底蕴的文化内涵。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45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