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贻笑文言文翻译

导读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方》这本书后,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于是他就到一棵树下仰起头来摘叶子,发现一片遮蔽着正在守候蝉的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叶子落到地上,地上原本有落叶,不能再分辨,他就扫了几斗带...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方》这本书后,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于是他就到一棵树下仰起头来摘叶子,发现一片遮蔽着正在守候蝉的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叶子落到地上,地上原本有落叶,不能再分辨,他就扫了几斗带回去。

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整整一天后,妻子就失去了兴趣不能忍受,于是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人暗中非常高兴,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当面拿别人的东西,差吏于是绑了他送到县衙里。县里审案的官员允许楚人解释,楚人自己诉说了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而没有治他的罪。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i)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选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1、《淮南方》:书名,即《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撰。

2、伺(sì):观察,守侯。障:遮蔽。

3、恒:常,总是。

4、绐(dài):欺骗。

5、赍(jī):携带。

6、诣(yì):到……去。

7、受辞:听取供辞。

8、不治:不予治罪。

9、邯郸淳(132--?):曹魏时书法家、文学家。邯郸人。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善写“虫篆”与八分隶书。曾得曹操器重。魏黄初(222)中,官为博士、给事中。因其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著《笑林》3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

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yì)、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

邯郸淳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相关推荐: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注释

上尝欲遣人使朔方文言文翻译 上尝欲遣人使朔方的使是什么意思

樊重种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樊重种梓漆文言文翻译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4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