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精灵主要内容简介
《我的妈妈是精灵》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她的妈妈是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灵,而精灵与人总是有些不同的。
故事以小女孩的口吻看待了我们的这个世界、人情世故以及想帮助爸爸妈妈不离婚最终没有成功,做精灵的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飞到了属于她的地方。从中我们知道了生活的伤害并不能摧毁亲人之间的爱。
这是一个精灵与人深深相爱的故事。有一天,女孩陈淼淼突然发现自己的妈妈是精灵,对母亲的爱恋扫除了她的害怕心理,然而爸爸却要和妈妈离婚,她拼命阻止却无能为力,而且发现睡在沙发上的爸爸也很可怜。
陈丹燕说:“这本书最初的故事来源于我给女儿讲的睡前故事。女儿小的时候,睡觉前洗澡,很喜欢把水也泼到我身上。为了吓唬她,我说自己后背有一对翅膀,平时藏在皮肤里,但是如果湿了,就会长出来,我就得飞走。
其实这个意象是从外国童话故事里脱胎而来的,那时候洗完澡,女儿上床后就会不停地追问翅膀的来源和下落。为了圆谎,我就开始编一个精灵妈妈的故事。故事的走向,是女儿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在儿童与世界的关系中,妈妈是最重要的存在之一。《我的妈妈是精灵》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幻想世界,以一个精灵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寻找”母爱的心路历程。
为了增加这个幻想故事的真实感,陈丹燕把故事的背景放在她家附近的那些街道和店铺里。后来成书的时候,她还请女儿拍了一套从小孩子的视角观察街景的照片,放在书里当插图。“为了增加故事的非虚构感,我们还特地画了一张精灵版上海地图。所以在书出版后,许多读者拿着地图去街上寻找、对照书中的地点。”陈丹燕说。
陈丹燕的幻想故事以现实生活和时代为背景,表现了人与精灵的感情交流,以此来探求生活的真义和人性的本质。在书中,爱的正能量也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爱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它可以将人们紧紧粘在一起。我想让孩子能体会到,生活的伤害并不能摧毁亲人之间的爱。”陈丹燕说。
1958年生于北京。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
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
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1995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1996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