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翻译

导读 齐宣王问道:“(我听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这句话出自《文王之囿》选自《孟子.梁惠王下》。从国君之乐与百姓之乐的关系来看,如果国君与民同乐,君之乐与民之乐利益保持一致,甚至百姓同样...

齐宣王问道:“(我听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这句话出自《文王之囿》选自《孟子.梁惠王下》。从国君之乐与百姓之乐的关系来看,如果国君与民同乐,君之乐与民之乐利益保持一致,甚至百姓同样可以享受应有的快乐,那么,国君的享乐之地再大,百姓也不会以之为大,反而会以为太小;假如国君之乐与百姓之乐完全背离,甚至完全把百姓应有的权益置入法令禁止的条文之中,那么,君乐之地再小,百姓都会觉得太大。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道:“(我听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在文字记载上有这件事。”

(齐宣王)问:“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

(孟子)说:“百姓还认为它小了”

(齐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方圆四十里,但百姓还觉得大,是为什么?”

(孟子)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去那里,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去那里,和人民百姓共同拥有它。百姓认为它小,不也是应该的吗?我刚到达(齐国的)国境时,询问国家的重要的禁令,这样以后才敢入境。

我听说在四郊的门里面有方圆四十里的捕猎场,杀死场地里的麋鹿的人,(判处)如同杀人一样的罪刑,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捕猎场是在国中设置陷阱。百姓觉得它大,不也应该的吗?”

1、有诸:有这事吗?诸,相当于“之乎”。

2、传zhuàn:记载史实的古书。

3、若是其大乎: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是,如此,这样。其,表推测语气。

4、刍荛(chúráo)者:割草砍柴的人。

5、雉兔者: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雉,野鸡。

6、宜:应该。

7、境:国境,边境。这里指齐国的国境。

8、大禁:重大的禁令。

9、郊关:四郊的门。指古代城邑四郊起拱卫防御作用的关门。

10、麋(mí):鹿的一种,也叫“四不像”。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相关推荐:

狼三则其三文言文翻译 狼三则其三文言文翻译大全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文言文翻译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是什么意思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文言文翻译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文言文翻译大全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39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