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鸟有道文言文翻译

导读 人们都说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养,我不曾不喜欢过鸟,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让(树)围绕着房屋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每天清晨),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还在被褥里翻来覆去时,(就可以)听到一片鸟叫...

人们都说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养,我不曾不喜欢过鸟,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让(树)围绕着房屋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每天清晨),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还在被褥里翻来覆去时,(就可以)听到一片鸟叫声,就好像听到《云门》、《咸池》(等乐曲)的演奏声。

等到起身穿好衣服,洗脸漱口品茶时,看到它们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一下子飞来又一下子飞去,连眼睛也看不过来,享受到的这种乐趣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以相比。

大概人生的乐趣,就是把天地当做花园,把江河当做水池,各自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享受到这种情景才算是最大的快乐!(这样做),比起那些用缸养鱼用笼养鸟的人来,所体现出的(博大与狭隘、仁慈与残忍的)对比是多么地明显啊!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忍何如也!

出处《板桥家书》

1、扶疏茂密:枝叶茂盛婆娑的样子。

2、展转:来回转动。

3、啁啾:形容鸟叫的声音,拟声词。

4、《云门》、《咸池》:古代乐舞名,相传是黄帝和唐尧之舞,周代用之祭祀天神。

5、hui第四声颒面:洗脸。

6、chou第四声啜茗:喝茶。

7、扬翚hui第一声振彩: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

8、倏:迅速,极快的样子。

9、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10、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意思是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比。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39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