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蜂蟹文言文翻译
淮河的毒蜂,它的尾部能蛰死人;江南一带有一种蟹很厉害,它的螯可以跟老虎相敌。但是拿取蜂蛹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捕捉螃蟹的人从不伤指。蜜蛹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们跟踪寻找到它所在之处,就在夜晚拿着燃烧的火把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扑向火焰,全部烧死了。
然后人们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人们在水边上放一盏灯,(没有一只螃蟹)不急速爬行过来的,(人们)都可以捡起来抓住它们。蜜蜂和螃蟹只知道奔向火焰,却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本该如此。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出处南宋·周密《齐东野语》
1、空群:倾巢而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刳,剖开刮取。
3、郭索:形容蟹急速争相爬行的样子。
4、殪(yì):死亡。
5、窟:筑巢。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则夜持烈炬临之”的“之”:它,代“蜂”。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9、临∶靠近。
10、血:使……流血,使动用法。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biàn)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在义乌做县(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学识渊博诗文诗文兼通,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文中寄托了反对异族奴役,忠于故国的深情,保存了宋代大量的文艺和社会史料。其诗慷慨激昂,其词格律谨严,远祖清真,近法姜夔(kuí),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