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王清臣文言文翻译
天启初年,颍川张远度在颍南的中村买了田地,田地旁边有很多桃花林。一天,张远度带着水壶独自出游,见到一个边耕种边吟诵的种田人,在村庄里来回走着。
张远度听到吟诵的内容都是杜甫的诗。于是喊着与他搭话,种田人自称姓王,名叫清臣,过去有田地,害怕沉重的徭役,就把全部的田地弃给他的本族人,给别人耕种。种田人年幼时曾读过书。
有个客人在他家丢失了一本书,这本书无头无尾,种田人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所以经常吟诵杜诗,也不知道杜甫是个什么人。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都是种田人写的诗,后来这些诗经过战乱不知道在哪里了。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选自清朝王士祯撰写的笔记小说《池北偶谈》(卷十六·谈艺六)。
1、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公元1621—1627)。
2、携:携带。
3、榼(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4、疃(tuǎn):村庄。
5、徭役:古时统治者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
6、尽委诸其族:把全部的田地弃给他的本族人。尽:全部,都。委:抛弃,舍弃。诸:“之于”的合音。
7、佣耕:受雇为田主耕种。
8、少(shào):年幼,年轻。
9、遗:遗失,丢失。
10、舍(shè):住宅,家。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主要作品有《池北书库藏书目》,收录宋元明本近500种,每书之下撰有题记。朱彝尊为之作《池北书库记》。
王士祯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精华录训篆》《蚕尾集》等数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