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是985还是211
南京农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的部分农学类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1586人,其中59.8%具有博士学位,57.3%具有高级职务,23.9%具有正高职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含“跨世纪人才”)6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0人,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9人次,其中第一层次培养人才5人次,第二层次培养人才44人次;江苏省特聘教授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123人次,其中优秀学术带头人41名;17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畜牧学、草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科学技术史、生物学、生态学、水产、农业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草学、生态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草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农学、风景园林、中药学、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兽医、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图书情报、翻译、金融、会计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农艺与种业、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农村发展、物流工程与管理、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