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导读 1、第一志愿是关键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

1、第一志愿是关键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

2、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

1、顺序志愿

目前所有省的普通批都是平行志愿了,有的省的提前批还是用的顺序志愿,所以如果不填提前批都不用管顺序志愿什么意思。

顺序志愿很简单,就是按你填志愿的顺序来,所以,顺序志愿填报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稳,第一个就要选相对有把握能读上的。

2、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区别就蛮大的,比如AB两个大学你考了500分,填的顺序是AB,你同学考了501(只比你多一分),填的顺序是BA,那如果A大学只剩一个名额,你同学没有被B校提档情况下,就只会招你同学,因为他分数高。

1、从志愿的顺序分析

其实志愿的录取是有规律可寻的,而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进行选择,首先按照顺序志愿的录取方式,第一志愿先录取,如果说失败了就在进行第二专业志愿,但是第一专业的名额满了的话就不再进行第二专业的录取,那么这时候我们选择同意专业调剂的话录取的概率会更大一点。

2、从分数的角度分析

我们填报顺序志愿的基础就是从高考分数出发,根据往年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参考,然后填报自己喜欢的院校,而一般院校的录取也是分数优先,这点与平行志愿相似,将所有进档的学生,按照他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专业的顺序进行录取,这个时候就取决于报考的学生和分数层次差别。

3、从专业级差分析

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其实你的顺序志愿填报中除了院校的顺序之外,专业之间也是分先后顺序的,而这个录取方式更像是前面两种的结合,将顺序和分数综合考量,不仅仅是看你的专业兴趣还有你的分数,所以我们最好也参考下具体院校某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如果分数足够也要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首位。

顺序志愿:是指同一批次设置2个(及以上)的院校志愿,院校志愿间有先后顺序之分,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这种志愿模式,多出现在部分省份的本科提前批。

顺序志愿是按“志愿+分数”投档。

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

顺序志愿的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顺序志愿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

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38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