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业方向有哪些
一、培养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面向莱芜及周边地区电子、电信、通信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电子信息产品(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营销,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就业面向
(一)职业领域
该专业主要面向通信运营商、通信网络建设单位、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电子产品测试、通信网络维护、工业通信系统设计、通信工程督导、电子通信产品营等岗位的工作。
(二)就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有:
1、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
2、电子产品的设计与测试:该岗位人员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测试等相关工作。
3、通信网络的运维与优化:该岗位人员主要从事司通信网络的维护和优化工作。
4、通信工程督导与维护:该岗位人员主要从事施工督导及站点维护,包括站点勘测、线路勘测、线路维护、直放站安装督导以及通信设备调试开通、测试和维护。
5、电子(通信)产品的营销:该岗位人员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等相关外联工作等。
三、主要开设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元器件识别与采购、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子设计自动化、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高频电路应用、信号与系统测试、通信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基站运行与维护、手机维修等。
四、师资队伍
在学院和系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团队成员现有11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3人,专兼比为8:3。团队成员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7人,均具有电子设备装接技师、高级无线电装接工、高级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兼职教师中,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1人,电子设备装接高级技师2人。团队成员100%的专任教师具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比例达100%。
五、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习条件
(1)电子实训室
电子实训室承担《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一体化教学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2006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主要设备有模拟示波器、SUNKO 902A热风焊台、电烙铁、吸锡器等常用工具。
学生焊接产品
(2)虚拟仿真实验室
通过Multisim、matlab仿真实训模块,学生基本掌握电子电路仿真、调试等基本过程,主要设备有计算机30台、仿真软件、protel软件等。
(3)电子创新实验室
电子创新实验室承担教师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任务。主要设备有XJ4318示波器、数字万用表、SS3323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SUNKO焊接台、频率特性演示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