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
导读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上去。去到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店主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齐人攫金列御寇〔先秦〕...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上去。去到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店主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齐人攫金
列御寇〔先秦〕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昔:从前。
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
有者:有一个的人。
清旦:清早。
衣冠: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之:到去。
市:集市。
适:到去。
所:地方。
因:趁机。
焉:那里。
攫:抢。
去:离开。
鬻:出售。
徒:只,仅仅。
对曰:回答道。
回答皆:都。
捕:抓捕。吏捕得之,
之:代词,代指齐人。
子:你,指代小偷。
何:为什么。
取:抢。
徒:只。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或为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