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生考前心理调试“秘籍”
它主要表现在对考试心存担忧和恐惧,从而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约有30%的考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症状。
考前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绪波动,焦虑、紧张、烦躁,有时坐卧不安;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
4、身体不适,经常感到疲惫、还可能有头痛头昏、心慌胸闷、腹痛腹泻、尿急尿频等。
1、养成良好作息
作息不规律会扰乱体内生物钟,引起失眠。所以这段时间不要进行满负荷的学习,把身心弄得过于疲劳反而会影响考试的最佳状态。
2、合理饮食
多食用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和水果(推荐鸡蛋、牛奶、牛肉、鱼肉、西兰花、胡萝卜、橘子等)来增加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当考生明显感觉自己有考前焦虑时,要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倾诉,倾诉有利于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若是父母老师朋友都无法帮助自己缓解焦虑,就要及时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寻求帮助。
4、接纳自我
考前出现紧张和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度紧张可以调动人体的潜能,可尝试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
学会绘制自己的“资源表格”,表格里包含除了学习以外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以及这些优势和长处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带来的正面意义和帮助。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可设定某种暗号,比如看到红色的标识就代表着自己会顺利(注意不要设定相反的标识说自己看到什么就表示不顺利)。
5、善用“五感”
每个人的“五感”敏锐度会有不同(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可提前尝试自己敏感的通道,通过这一通道让自己放松,比如看电影(视觉)、听音乐(听觉)、闻花香(嗅觉)、做身体的自我抚触和轻拍(触觉)、尝美食(味觉)。
当自己紧张时可以回忆做这些事情时愉快的感觉,结合深呼吸的练习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3、倾听孩子的心声,必要时可询问孩子,家长在这个阶段做哪些事情能帮助其缓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