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技术应用职业学校排名榜

导读 贵州电子技术应用职业学校排名榜名单,排名靠前的职业学校: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惠水中等职业学校、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遵义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遵义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榕江中等职业学校、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贵州电子技术应用职业学校排名榜...

贵州电子技术应用职业学校排名榜名单,排名靠前的职业学校: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惠水中等职业学校、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遵义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遵义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榕江中等职业学校、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

贵州电子技术应用职业学校排名榜

排名学校名称
1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
2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惠水中等职业学校
4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5遵义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
6遵义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
7榕江中等职业学校
8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

注:以上表格内学校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来源于网络

1、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我州最早创办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之一。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评定为“国家级重点职校”,2013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5月成功加挂“凯里市技工学校”。学校内设国家第49职业技能鉴定站,黔东南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心。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力量

现有教职工190名,专任教师173人,其中博士1名,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3名,高级教师36人,中级教师36人、高级技师2人,“双师型”教师121人。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29人,现有协管员、公益性人员和合同制工勤人员共68人。

2013年到2015年计划补充教师数为168名,其中2013年补充教师47名,2014年计划补充教师55名,2015年计划补充教师66名。新校区建成后,专任教师总数为300名,兼职教师为60名,在校学生数为6000人的规模。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

1、占地面积: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亩。

2、建筑面积:学校总建筑面积10.4842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9.2372万平方米(规划),老校区1.247 万平方米。

3、新校区总投资为2亿元,规划建设项目分为两期:第一期已完成了场平、1#教学楼、食堂(含浴室)、学生宿舍A、B栋、行政办公楼、综合实训楼、垃圾站等配套用房、第二期学生宿舍C、D栋将完工、开始启动大门、传达室、2#教学楼、图书楼、旅游实训楼、汽车维修车间、数控、机加工车间和模拟电子生产线、运动场、看台等。

4、学校现在分为三个校区办学:新校区、老校区和卫校校区。2014年5月老校区汽修专业学生及行政领导开始搬进新校区,2015年3月卫校校区师生搬进新校区。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介绍

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设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机电安装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民族工艺品制作、会展服务与管理、美容美发、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技术、特种动物养殖、宠物养护与经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护理(与州职院联办)

2、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集成人教育(大专、本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和农民工技能就业等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公办省级重点职校。

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

学校以“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体制创新上优人一等,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拍”为办学理念;以“面向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企业需要,面向城镇化和工业强县需要,面向受教育者需要”为办学原则;以“企业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为办学思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办学方针。基本形成了“师有特技、生有特长、校有特色”的学校风貌。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设施齐全。目前我校在职科任教师88人,外聘教师25人,共计113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38人),95%以上为本科学历,学校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电子商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现代农艺技术(特色种植、养殖)等骨干专业。设备设施齐全,现有16个实习实训室,20个多媒体室。

锦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近几年来,先后在全州职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学校和县级职校第一名,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挤身全省“百校大战”行列。

根据国家关于中职学生“就业有道,升学有路”的办学精神,我校抓住高职院校扩大本科招生的良好机遇,凭借我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职员工顽强的拼博精神,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我们深信我校今后中职升入高职本科比例及对口就业工作仍会走在全州乃至全省前列,深信我们一定有信心和能力把我校办成一所学生、家长及社会放心和满意的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

原文链接:http://www.pawqy.cn/jiaoyu/13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