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要考几科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两个阶段(专业+综合),共计7个考试科目。其中专业阶段共计6科,综合阶段共计1科。
1、专业阶段
《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
专业阶段涵盖众多内容,保证专业性也培养了考生的管理能力,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专业阶段考试各科目各有侧重点,但相互有知识重合和串联的地方,紧密联系。
2、综合阶段
综合阶段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能在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阶段考试虽然只考一科,却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考察的内容和专业阶段相关。
专业阶段:专业阶段科目﹥综合阶段科目(难度)
综合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
在注会考试科目中,《会计》科目的难度是最高的。同时《会计》科目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学好《会计》科目对后续其他科目的备考有着很大的帮助。
【听课】→【做题】→【重新看讲义】→【消化错题】→【继续往后学习】→【学完之后做真题】
①把资产篇放在一起: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金融工具和长期股权投资!这样学习的好处是,因为资产的共性很强,这样就可以一下学通透。
②然后学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财务报告。
3、重点章节汇总
第二重要的章节:收入+金融工具
第三重要的部分: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特殊事项章节:所得税、租赁和借款费用
4、加强习题练习
除了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记得认真研究历年真题,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阶段测试,另一种则是综合阶段测试。专业阶段测试主要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主要是考核考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综合阶段测试主要是考核考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等,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
根据数据统计,《会计》科目的报考率是最高!有近七成的老考生和近八成的新考生都选择了该科目,这表明《会计》科目是专业阶段考试的基础科目,是新考生报考的首选科目。
其次是《经济法》和《税法》两门科目报考相对较高,无论是新考生还是老考生都有五成左右的考生选择报考该科目。根据历年考生的反馈,《经济法》和《税法》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相对简单,优先报考的考生也更多一些。
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6个专业科目,这6个专业科目分别涉及到了不同的专业内容。
会计:会计科目,主要是考核考生的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和会计要素核算的能力。
审计: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包括审计原理、会计报告等等。
税法:考核的内容是有关于税务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了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学习增值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等。这些税法知识点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